•  erix@x-plane.com / star_atlas@foxmail.com
首航苍穹
www.aericaps.org
  • 首 页
  • 民航摄影
  • 飞行研究所
    • 飞行教程
    • 开发教程
  • 资源库
    • 国内机场收集库
    • OrthoChina
    • 原创作品
  • 个人日记
    • 个人日记
    • 时效性文章
  • 定制开发教学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星图地景开发组
    • 社区贡献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声明
  • 许愿池
【纪念碑】一篇文章,纪念今年的所有 关闭 返回上一级  
全站搜索
好文章,请扩散
分享至:

新闻速递 更多

  • J
    【车模】雪佛兰Avalanche预览
  • A4
    【开发】原创Lua变速箱 - 思路剖析
  • 5
    【地景】XP简易版 - ZUUU成都双流国际机场
  • 5
    【官宣】MSFS:ZUUU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项目预览
  • Screen Shot 2022-09-10 at 11.43.17 PM
    Twice Above the Gulf
  • Screen Shot 2021-07-23 at 7.52.45 PM
    【开发】Manipulator与其对应动画在机模展示中的运用
  Logo的节日彩绘了解下?
加个鸡腿
WechatIMG194
访客地图

【选择,决定方向】一篇文章,纪念今年的所有
+ 查看更多

发布于:2018-06-06 00:00

    2018/6/6



选择,决定方向


首航苍穹-365天纪念

-至所有访客,至所有飞友

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=-


曾经,你可能也有过一个梦

一个和我一样,曲折坎坷的梦。

(2016年)


‘这构图,很奇特‘
‘你没那么多时间,你还没有退休’
‘你的时间很宝贵,多学习吧,少去几次机场,争取多拿几分’


民航摄影没有给我留下第一印象,可能,唯一留下的是几张八方达公交车车票

所有人都说,他们也是在问:


‘机场有什么?为什么要去机场?无聊到什么程度才会去机场?
你不是摄影师,别抬举自己了。’
‘螳臂当车,不自量力。’
‘在全世界数十万飞友里,你算什么?’


对哦,我确实算不上什么,就像此刻的首都机场:

跑道不会因缺少一盏指示灯而变得黑暗。
但成百上千的指示灯,才能在黑暗中指示跑道的位置。
但您可曾想过?这盏灯,明明也可以用于照亮自己的前方。










我曾经加入过一个论坛,在里面发一些摄影技巧和机位引导。


‘北京南苑NAY黄亦路,…’ 
‘可以近距离拍到滑行…’
‘这地方延时摄影不错…’


但没多长时间,论坛就关门大吉。当时的心情无法形容,就像硬盘里的照片全部都被意外抹去了一样。

有一段时间,什么都不想做,就连天气好的时候也不再着急去机场了

我曾经想过要创立一个自己的网站,不再依靠任何人,因为也不信任任何人。

我和其他站长说了这个想法,大家很不屑:

‘建站比你想象的要难很多,你肯定不行’
‘一个只会拍飞机的人’
‘那么多术语,你懂哪一个?’

我不甘心,同样是人,难道就你一个人会?



果断拉黑。


同样是2016年,我开始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四处投向报社(虽然大多以拒绝告终),同时也发到自己在各个社交媒体上的的相册中,不知不觉的,有人寻声找到了我,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申请我为好友,这一次,我没有失败。





==2017年==


在2017年4月开始,一直在记录自己所有关于博客的想法,包括Logo,名称,目标访客,域名等一系列

接下来的一个月,从未接触过建站的我,在建站平台上创了一个小门户,也买了域名。

10天之后,我将域名挂在这个简单的网页上。

我有了自己的博客主页。

在欣喜之余,

便是对未来的忧虑

( 您可以点进来看看博客的更新日志,这个隐藏已久的小地方,其实是网站第一个页面 )

缺乏发布文章的经验,让每篇文章的进度变的非常缓慢。


总是在想写什么,有什么热点新闻,大家关心什么。


才明白,

一个成功网站的背后,

是一段艰辛的发展历程。


那段时间,是99%的焦虑。剩下的1%,忙到没有时间焦虑。


我不是美术生,我用了10天的时间用PhotoShop来一点点的设计Logo,板式。

我用了六七天的时间想这个名字,自己拿着小本子一个个写,一个个划,从200个关键字和几十个候选名称里面一点点往下筛选




首航苍穹;首航,苍穹。





我一直很奇怪,这个站点的访问量为什么最少也有两个,一个是我自己,一个是谁?

直到我在着手翻译英文页面时,某位几乎未联系过的QQ好友问,问我博客不再更新了吗?

当时,老哥,我扣上电脑,趴床上哭。

用家里人的话说,我可是从来没为学习哭过。

但您能想象出永远有人在支持你的感觉吗?

不能证明什么,但,
看来我不是在自言自语。



我真的想把他贴出来,在这样一个纪念日来感谢一下。但转念一想,何必呢;有时候,匿名自有道理在。




正值暑假,我一咬牙:每天翻译两篇文章,继续完善功能,只要还有一个访客,我就一直更新下去。

2017年7月底,基础建设完成,我把买的所有设计类的书,扔到了书架的最上层接土。

我扔掉了那些所谓的 ‘轻设计’,‘好文章的中心’,‘PPT设计以及配色’, 讨厌它们。


顿时觉得框架变少了,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,没主意没时间就不写。宁可少而精,也不多而赘

我不去用那些特别专业的词,我不是技术人员,我曾经不懂的,别人也会不懂。

网站内容越写越自由,哪怕生活中的一点小事,只要我觉得有意思,就往上写。

我在10月份取消了已经申请好的Google Adsense广告投放。因为我不喜欢广告,别人也就会不喜欢。做这个网站本来就是一项无偿的事情,只不过就是尽自己一份力,把我会的说给你听。


印象最深的那次是10月27日那篇文章,我在雷达上看到交付的新飞机,想法直接就冒出来了。虽然已经1点多,实验报告还差大半,但连草稿都没起,很自然的就直接在网站前台敲了一篇文章出来。


初心?这便是我的初心。



我有经常保存网页html的习惯,现在回看从前页面的存档,总是觉得有些辛酸。
因为我深知国内模拟飞行圈的混乱,服务器攻击,诽谤,诋毁名声。


我逃过了一劫?嘿嘿,真的只是幸运吗?


我不太喜欢用 ‘网站’ 这个词,‘网页’ 是对我的成果的最好概述,这整个框架和所有文章,不足以称为网站,它们只是一些死字,'网页' 可能会更贴切一些。于是便一直使用,直至更改为“博客”。


其实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,在重新设计博客首页时我才突然醒悟:
大多数时间花在如何使网站看起来更加 “航空”,可最后航空了半天,也快累死了。


同一天,我预计到百度和Google首页的Logo会改成节日特别版(Doodle),于是赶个热潮一起来改一改,然后…不知道怎么想的,脑子一热,就准备关站维护了


换了背景,从素描飞机换成冷色调的云间树林,个人感觉很好。毕竟…内容不能被一眼看到的




==这个2018的上半年==


我挖了个坑,立志于做全国所有的机场

不是自吹自擂,但我确实很有毅力。原来每天抽出20分钟来下载卫星图,对经纬度,发布

网站浏览量大幅上升,甚至有一天达到了50,虽然连某论坛的零头也算不上,但对于我,一个业余的爱好者,这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

顺着联系方式找到我的人越来越多,QQ中已经有数十个从这个网页飘来的好友

很高兴认识你们。


我当然要社交,您要知道,从前我在某联盟上的账号已多年未使用呢。

我当时想;把自己身段放低,跳出这个网站,我自己也就是一个只会搞搞开发,刷涂装,有点设备基础又有时间去机场拍飞机的普通人。

于是我开始在该联盟上几乎同步的发布作品和进程

更多的人来了。




慢慢的,在X-Plane涂装地景开发的圈子里有了些小名气,更多的人(其实还是没几个)开始加入到制作开发中。

自从飞友1086加入航站楼建模,被人家的认真和严谨打动。曾记得人家在搞阿尔山的建模,为了一个圆球大理石墩子研究了半天

质量当然也是付费版级别

可惜,可惜就是当时还是太没有经验,在当时大家都空闲的时候没利用好那些时间,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作品,现在恨不得是挤时间。

真可惜。




我立志,网页不倒,我奉献到老


这个没有夸大的成分,我确实是这么想的

现在家人投资,以后地景制作熟练了,可以试着靠作品捞一些钱回来,填到网站的费用里。

毕竟只靠打赏价格鸡腿,早饿死了。哈,有点伤心,但这就是现实。

没什么可说的,我不以地景制作维生,做的这些只是因为我喜欢奉献,我只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,且是可持续性的认可。那只能是资金支持



不是喜欢奉献,因为喜欢被赞赏,喜欢自己的作品浏览量暴增,喜欢出名;喜欢通过别人的反应来获得存在感。

在我的微信打赏码中引用了李尚龙先生的一句话:“无可替代,无非就是做别人不想做的事,或者把别人都能做的事做到卓越。”

我两者均沾,地景制作,甚至博客建设有什么难的?无非就是借助一堆已经成熟的网页,插件和应用,来自己涂鸦而已。人人都可以做,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想做。但我(们)却同时又无可替代,是因为在某些方面,我们确实做的比别人好,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情,建模,地面标志,小细节;我们也做了,但我们同时还做到了卓越。

“卓越” 这个词有些抽象,但您想想,没有比较,哪儿来的卓越?

对不起,拿别人开了刀,但我觉得这却是,也确实是我们自信的缘由。




长辈总是说,自己尽力了就是最好的,我尽力了,我们也尽力了。

在此感谢所有在地景建设方面帮助我的飞友们:
1086,3411,ShaneMotoya,载舟先生,Hyperion,淡蓝色天空;
以及帮助我一遍遍测试的各位

也感谢深夜还在跟我聊大天的6446,xxchm,小元子(精神支持...哈哈哈)


在义乌机场发布后,南苑机场的问题就浮现而出:面对中国第一个机场的拆迁,我作为一个地景开发者,该如何对待?我没有想法,但只知道我离南苑还算近,多去几次,拍一些素材。

于是我反复反复去(路费咱秋后算账哈哈哈)然后…

在某论坛上遇到了飞友BaiCaiX
在他的指导下,我开始绘制地景收费计划的蓝图,从营销模式,到…心态纠正,老哥帮了我很多,我同时获益很多。


才知道,真正意义上的佛系,其实是指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。


短短一个月时间,我已知模飞圈内水深。
无以言表,
感谢。



再说说这个博客吧,


总结这个第一年。整个博客的发展历程,在这一年里,有了新的定位。


从发一些Mac软件,到拍飞机日志,到日常杂文,到一个转折点:初次尝试涂装制作,再到另一个转折点:初次尝试地景制作,然后转向了地景涂装开发。越来越专业,同是还是夹杂着日常杂文。

我个人已经完全适应了,相信我的访客已经...每天抱着看一看的心态来浏览了,毕竟开发这个东西占了太多的时间,目前有些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博客,目前我个人认为这个小博客更像是一个开发者日志,从零开始,到现在的作品,不仅仅是文章,还可以从一个个作品中看出来。

虽然发布文章的频率大幅下降,但创建博客,我并不后悔;毕竟自己的作品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,自豪。



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暮然发现;这365天,就真的可以比喻成365个脚印。

每一天都好似是在这泥泞的小路上留下的一个脚印。

我在做的,其实是倒着寻回我的初心,也拾回了这一路上除了艰难与困苦之外,我错过的风景。

倒着走,我发现,分享原创,是良心,也是初心。我在博客中曾经写过一篇随笔,关于初入互联网的种种新体验,新发现。发布当天被转发到微信。然后第二天便获得了无数邮件,有称赞,有疑惑,更有叫骂。那篇文章最后成为了一个里程碑,不仅是当时访问人数最多的一篇,还让我认识到:原创文章带来的才是更忠诚的访客—这种访客会提出真正有营养的问题,甚至我都没有考虑过的问题。

所以我始终坚持,以开放的态度为访客提供最精华,最准确,质量最高的原创信息。

我的初心从未改变。当时为什么创建这个博客,我内心的回答非常明确:精炼的资源,有效的信息,一针见血的观点。我在文档中不断润色文章,最后才粘贴在博客上。呈现出来的每一句话,每一行字都是经过仔细深思琢磨的最终成果。我多次厚着脸皮,主动向喜欢的博主取经,共同进步。留言板上赞赏越来越多,甚至有人开始为博客打赏。能看到我的博客确实帮到了别人,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,就挺好。

我沿着这条刚刚开辟出的新路继续向前走,随心所欲的走,在互联网这个“泥径”上作诗,撰文。我继续走,将利益抛在脑后,不关心别人的闲杂议论,我一直大步向前迈着。这个泥径看上去没有尽头,初心引导着我的方向,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岔路口。“一人走得快,众人走得远”,友情链接与我的盟友,和我在这条未知的泥径上互相搀扶前进。


明天,就是博客创立的第366天。再次回首,还是会感叹,我的这些脚印。或深,或浅。虽然有些都几乎无法识别,但它们一直在那里。眺望它们的起点,虽远在天边,但依旧清晰可见。

感谢各位在这一年中的陪伴,无以言表的感谢。

更感谢您能浏览至此。这也不过就是一篇5000字的长篇大论,来自一个文学素养并不强的博主。



主机不倒,我博客写到老   :)


首航苍穹



我的目标,理想,与现实





博主也整理了一下这一年中收到的问题,频率最高的前几位:

自己建个博客大概多少钱?

怎么博客更新这么慢?

博客未来的发展计划?

自己有在盈利吗?一直在砸钱?

需要更多人手吗?我可以投稿吗?

感觉博客访问量也不多,为啥还要运营?

  • Um...总体上来说,价钱取决于:服务器性能,储存空间大小,和...运营商的良心程度。
  • 目前我个人的搭配是:万网域名,阿里云代理,起飞页框架,WordPress,阿里云加速,起飞页云储存
  • 去年(毕竟是第一年)有一堆优惠,总共在博客上花了大概800。
  • 今年准备升级下服务器,包括优惠已经用完了,所以这一年的预算在1500左右(预算,只会更贵)

如果咱从我个人角度出发,来做一个评价,国内建站(傻瓜拖拽式)我推荐起飞页全包(建站套餐)
更高级的您就可以用Wordpress,搭配起飞页编辑框架使用

国外我个人倾向于Wix(人性化,短暂接触过),但由于国内打开速度太慢,最后还是选择了起飞页

  • 整个博客就我一个人维护的编写,自己搞搞开发;把作品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搬到博客上来(有时候再录几期视频教程啥的)。目前来看,感觉近几年博客的定向就是一个开发者博客了。因为作品制作大多数都很花时间(咱做的精细,没话说)再加上我也有自己的学业(和周末的机场社交活动)需要照顾。所以肯定,在博客上的只是成品,过程就被自己消化了。

正经来说:
  • 短期:先做地景和涂装开发, 做到不想做
  • 往后推:可能会更加偏向与代码(就不学飞行,就是喜欢开发)
  • 再往后:可能会针对某一个产品或软件(如X-Plane12?)做更全面的开发和第三方改造

以下是自己的白日梦:
  • 白日梦状态:写软文,赚钱,运营博客;继续写软文(开玩笑而已,还是因为圈子小,不可取)
  • 自媒体?:多去关心航空新闻,写关于真实生活的博客
  • 不务正业:想些啥写啥...懒到俩月一更?...
  • 您要认为我在盈利,那...只能说明您把赚钱(或者说让访客掏钱)想的有点简单
  • 我这一年的收入在280左右(微信打赏),相比较支出来说,还是差很多
  • 只能说是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支持博客运营(嘿嘿...多打赏)毕竟这样才有动力
  • 多打几个项目符号,万一以后要补充呢...
  • 忘了是哪位提到的了,但在此之前;我是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

  • 我参考了互联网大佬的博客,在知乎上也找到了不少类似的观点:其实博主起到的作用是引导方向;在博客方向比较成熟,用户群体确定之后,就可以由感兴趣的访客续写(或扩充)文章了。比较认同,毕竟多多益善,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版权问题之外(内部纠纷),留给其他访客的,更多来说还是更多的文章和比较多样的观点。具体的您可以去参考月光博客,卢松松博客;等等互联网大佬的博客,您会发现原创作品已经不如之前,他们这种运营模式变成了一个百家号,说白了就是一个被大众所编写的博客。

  • 但我不希望从别的网站上挖文章,因为我希望被动接受,而不是主动索取。
  • 综上所述,我欢迎各位来投稿,也会署名投稿人的名称或其来源
前面的长篇大论已经表明了运营的初心,简练来说:

  1. 记录自己在航空界的一笔一画,和留下的所有痕迹
  2. 没多少人来,但总会来的,就为这几个人,也是值得的:)
  3. 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,以后对各种申请都会有好处
  4. 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布,更有成就感
  5. 接触更多各种访客,各类人群,让自己变得 “圆润”,适应各种人的性格
  6. 笼统来说,学到的东西比在论坛上发帖子更多
  7. 打发多余时间,省的自己控制不住,一玩游戏就是半天;浪费生命(不如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)
  8. 还是希望更多的国人能学到一些干货知识,而不是去发帖回帖互怼浪费时间;


相信我
下一年
做得更好


上一篇【宣传】北京南苑机场地景宣传册-最终版
【WST】X-Plane地景制作教程S1E7下一篇
下一篇 【WST】X-Plane地景制作教程S1E7
点击这里取消回复。

Submit

博客更新日志

免责声明  友情链接  服务条款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Sitemap 站点地图


友情链接
 
分享到:

Copyright © 2017-2023  首航苍穹 www.aericaps.org  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• 首 页
  • 民航摄影
  • 飞行研究所
    • 飞行教程
    • 开发教程
  • 资源库
    • 国内机场收集库
    • OrthoChina
    • 原创作品
  • 个人日记
    • 个人日记
    • 时效性文章
  • 定制开发教学
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星图地景开发组
    • 社区贡献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声明
  • 许愿池